一到車站,出口前方有著巨大的旅遊指南地圖。我仔細端詳著最有興趣的足利城跡,發現等我爬上去今天應該也不用去看紫藤花了,因此決定轉向看起來較近的史跡足利學校前進。
從車站出來後左轉,一路上天氣非常晴朗,也沒有幾個行人。緊閉門扉的店家,大概就是尋常週末小鎮的模樣。依著地圖上的指示到了大路口再右轉,不多久就到了遊客中心。
從這裡開始感受到人聲鼎沸的感覺,可能跟廣場上正在舉行的八木節舞蹈演出有關。跳舞的是一群有著年紀的大媽和大伯,雖然少了年輕的氣息但熱情有餘。因為是一個人旅行所以我就很隨性地坐下來觀賞。嗯,沒有太多的感想,就是為行程增添了一些地元的情趣。
回應以熱烈的掌聲後,進了旅遊中心逛了一下,把該拿的資料都拿玩,也算是在這裡把今天的行程都決定下來,然後就直接往對面的足利學校走去。
第一眼的印象是,這是日本版孔廟嗎?
以上是簡翻自維基百科的資料(https://ja.wikipedia.org/wiki/%E8%B6%B3%E5%88%A
9%E5%AD%A6%E6%A0%A1)。文字是文字,那實際上走進去以後是什麼感覺呢?
9%E5%AD%A6%E6%A0%A1)。文字是文字,那實際上走進去以後是什麼感覺呢?
比起宏偉,應該更接近小巧。雖然不確定現在的建物群是何時重建,但是覺得是比富麗的建築更能夠潛心鑽研學問的環境。拜訪的時候是四月末,栃木縣的天氣還微涼,但大致還是在綠意的掩蔭中。腹地雖不大,但該有的流水小徑一樣也不少。坐在方丈的廊緣看著前方的庭院,若不是遊客太多,應該別有一番情趣。
日本佛教的宗派甚多,不是特別有興趣鑽研的我其實很難瞭解其中的差別。但穿過護城河(?)上的太鼓橋和樓門,就算對派別不明所以也能感受到歷史跟信仰在這塊土地上所累積的厚度。本堂的建築據說是鎌倉時代跟著禪宗一起從中國傳來的當時最新式樣,是由室町幕府的初代將軍的阿爸足利貞氏於1299年再建的。而我最喜歡的則是境內的多寶塔。沉舊的木色和初夏的新綠相交映,配上晴朗無雲的天空,讓經過的遊客也都靜默了下來。
因為時間的關係,完成鑁阿寺的行程後我要回到足利站繼續下一個行程。但是在足利的旅程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
話說我要離開足利學校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
轉頭一看,是坤哥!
以及一個女生XD。
坤哥為什麼要在帶著女生出遊的時候還要叫住學妹自婊我不知道,但是我想他應該真的沒有想到在距離東京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出遊,居然還會遇到學妹我。而他萬萬沒想到的還有,這個學妹渾身上下充滿了嗅聞八卦的氣息,接下來到他正式交女朋友之前我大概都會一直拿這件事糗他吧。
因為不好意思調侃對方女生,所以只能我自己跟坤哥照相了。但此事引起眾多農藝系學長姐的不滿,認為我應該要把真相照下來。好的好的小妹知錯了,下次一定照本尊,不會亂放我自己的照片。
以前大學時代令我們學弟妹景仰的坤哥,現在應該對於和我打招呼一事,悔不當初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