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這樣在清晨中迎來了路上空無一人的宇治。
啊。也不是空無一人。紫式部的雕像那是一直在的。
說到紫式部,那就是源氏物語,會被塑成像長倚宇治川旁,那也是她的代表作,共五十四回的源氏物語,其最後的第三部的背景舞台,就在宇治。
我在平等院一直等到了它開門,拿了鳳凰堂參觀的整理券後,就先離開前往另一個我想拜訪的景點:宇治上神社。
整個第三部就是寫這麼垃圾的故事,堪比台灣鄉土劇更鄉土的情節,被紫式部的筆一包裝倒是所有文字都自動散發浪漫光暈,其中功不可沒的應該就是這鄉土背景的舞台。宇治十帖起於〈橋姬〉,裡面說到宇治八親王府在「川のこなた」,也就是說在宇治川東岸。〈椎本〉裡面又說八親王府和夕霧山莊(以平等院為模型的虛擬山莊)的距離是「たださし渡るほど」(註1)。
綜合上述線索,有學者認為做為宇治十帖重要場景的八親王府,應該就在宇治上神社附近。
比起虛擬的八親王,還有一個人與宇治上神社的關係十分緊密。
兩位天皇和一位讓位的皇子,這麼奇妙的組合,想當然藏著一段跟王位有關的宮廷故事。原來應神天皇立下的皇太子其實是菟道稚郎子,但當應神天皇死後,菟道稚郎子卻想把皇位讓給他的異母哥哥大鷦鷯,兩人就這樣推讓了三年。就在兩兄弟讓來讓去的三年中,菟道稚郎子的另一位異母哥哥大山守皇子因為沒有被立為皇太子,心生妒恨而舉兵想殺掉菟道稚郎子,卻被早一步察覺的大鷦鷯即時將情報傳遞給菟道稚郎子,最後兵敗被殺。大山守皇子死後,菟道稚郎子隱居宇治,並繼續和大鷦鷯繼續推讓皇位,搞得天下大亂。為此十分煩惱的菟道稚郎子最後選擇了自我了斷,才讓大鷦鷯在悲痛欲絕的心情中繼承了皇位,成為第十六代仁德天皇。
你相信嗎?我是不信。坊間有一說是大鷦鷯(我覺得這名字真是太有趣了)太悲傷了還從難波(今大阪)跑到宇治來對菟道稚郎子施展招魂術,使其復生。復生後的菟道稚郎子做的事情居然是跑到他妹八田皇女的住所講了一堆天命所歸的話並將妹妹許配給皇兄後,才再次「伏棺而死」。
怪不得要祭祀這種人。太神奇了。
最後我不得不提的就是宇治上神社的御守和御朱印。先說御守,有一個特別的是陶製的兔子造型,內藏籤詩。兔子底部有個黏著貼紙的洞,撕開貼紙就能把籤詩拿出來。再來就是御朱印。一般來說宇治上神社的御朱印有綠色跟紫色兩種,但因為到訪的時候是新年期間,所以特別還有金色新春加持版(名字是我亂取的,但它真的有個金光閃閃的名字只是我忘記了)。因為太特別了我一個腦洞全開就三張全敗了,事後證明簡直是為自己的朱印收藏大大增色。
標題說從源氏物語開始,寫了半天,只一直在繞著八親王府到底在哪裡轉。
我又不是文學家,源氏物語真的不是很熟。來日本唸書後,在學校圖書館二樓的留學生文庫區翻出了一套三冊的簡體中文的源氏物語,才真的卯起來唸,結果不唸則已,一唸驚人,驚人地憤恨。這些公家子弟,整日無所適事,就是勾引女人玩女人然後讓女人的一生完蛋,不然就是有戀童僻或監禁控,根本就是一本包裝良好書寫隱誨的性犯罪大全。
這種評價非常片面而粗俗,我知道。事實上整部源氏物語雖然充斥渣男,甚至可以說這部小說中眾多被追捧的渣男們,其形像不知影響了千年來多少日本少女的愛情觀,但紫式部的筆卻把這些情節和渣男寫得光華炫目,寫到那些發霉泛黃的書頁上的文字都可以溢出香氣跟粉紅色的泡泡(我看的是翻譯本,還是應該要歸功於譯者?)。每一回的破題,以及書中對死亡的描寫,總讓人讀得內心一顫。
這部作品描寫的不只是這些渣男與怨女的故事。隨著渣男們四處遊(ㄆㄧㄠˊ)歷(ㄧㄣˊ),平安時期關西地帶的風貌也被記錄了下來。做為全書最終章的宇治十帖雖然已非光源氏的主場,但紫氏部在描寫做為平安貴族的別墅區的宇治,似乎特別得心應手。無論是乘船遊川、紅葉賞楓,或是做為宗教及權利頂點的各種榮華象徵,宇治豐富的各色面貌,讓宇治十帖的故事不同於前面兩章是由主角帶著讀者來到某個地方,而是藉由宇治呈現的氣氛讓主角順理成章地在此展開各種故事:彷彿就只有這樣的竹林裡才能育出讓主角一見鐘情的少女;有這樣的湍急的河水才能有投江斷紅塵的劇情。
源氏物語博物館的頁面中有一段話,用我的爛日文翻一下,是這樣子的:
「始於〈橋姬〉終於〈夢浮橋〉的宇治十帖,是以「橋」來暗示「從京都到宇治」、「從光源氏到其子薰」的時空的移轉:而將能對照出「從喧鬧繁華到寧靜」、「從此岸到彼岸」的宇治拉進故事之中,不正如同以「從春到秋」、「從白日到黑夜」的筆法來刻畫世界及時空的流轉一樣嗎(註2)?」
啊。第一次讀源氏物語的時候總覺得為什麼要多出那像殘尾般的宇治十帖。但現在看起來,因為是宇治,所以整個物語才因此而完整。當光君的死如同夕照下川面即將消逝的粼粼波光,宇治十帖,讓這一切情愛和荒謬,完整地輪回了從頭。
橘の
小島の色は
かはらじを
このうき舟ぞゆくへ知られぬ
薫27歳の春の話。
註1 http://heian.cocolog-nifty.com/genji/2006/11/post_7b28.html
註2 http://www.uji-genji.jp/genji/
原文
「橋姫」で始まり「夢浮橋」で終わる「宇治十帖」では、「京から宇治へ」「光源
氏からその子・薫へ」と時空が移ることを「橋」で暗示し、「華やかさと静けさ」「此
岸(しがん)と彼岸」など宇治の持つ対照的な要素も加えることで、物語が「春から秋
」「昼から夜」の世界へと転じていくことを表したと言えるでしょう。
宇治上神社
住所:宇治市宇治山田59
交通:京阪電車宇治線宇治駅下車徒歩10分 JR奈良線宇治駅下車徒歩20分
拝観:8:00~16:30 拝観無料(パンフレット100円)
tel.:0774-21-46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