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沒有錢,一直不敢去。
可是雨一直下,窮途末路的我也沒有別的地方能去了。四高紀念館、兼六園、金澤城這些我一早散步的地方都圍在金澤21世紀美術館四周,你突然有一種各大景點進逼包圍,對你吶喊「別再逃了!」的錯覺。
好啦我們去看看門票能不能刷卡。
金澤21世紀美術館位在廣坂上,愛稱是まるびぃ(因為是圓柱狀的建築空間,所以取日文「丸い美術館」的前三個音節),或是「21美(にじゅういちび)」。美術館本來是金澤大學附屬中學、小學、幼稚園的校地,如前面所說被各大金澤知名景點圍繞,離最熱鬧繁華的香林坊或片町也都在徒步可達的範圍(註2),可說是座落地點相當優越的美術館。
從四高紀念館出來穿過馬路,我就在雨中抵達了美術館。往入口的草坪上座落了美術館的永久展品之一,《Colour activity house》。但雨一直下人又很多,我擔心還沒看到展就要閉館了,於是就先匆匆略過這個展品。但我很快的就發現我這個擔心是多餘的。沒錯,人很多,排到一種你瞪著人群也瞪不出進場的時刻的無力感。但是那是特展的部分。
而特展的部分,門票只接受現金。
現代美術館,居然不能接受現代的信用卡!太令人憤怒了!
很好我只能轉戰非特展的部分。而非特展的一般門票,依然是大排長龍。
但可以接受刷卡。阿彌陀佛。像我這麼喜歡裝文青的女子,要是來了金澤說自己沒去美術館看展,拍張假掰照片放上SNS,怎麼可以呢?
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建築本身就是一個神奇的展品。美術館的腹地由三條道路夾出,座落草地中央的主建築呈柱狀,而且是除了入口以外無法特定正面的圓形柱狀,這也是美術館主建築的第一個特徵,「多方向性」。透過這種無法特定正面的圓形建築模式,讓建築與街道和整個城市融為一體(註1),在人車川流不息的市中心地帶,美術館以其特別的設計感成為流動中的一部分,並調和了來自三方衝突的潮流。
而地上一層,地下一層的空間中,展廳大多是白色壁面的空間,而每個展廳則都是獨立的立方體,在圓形的館內做配置,使人遊走各展廳間的時候能產生一些奇妙的氛圍。展廳與展廳,甚至是其它館內設施之間都給予了相當開放的空間配置,而且每個展廳或設施的配置都呈水平展開,讓館內的視野瞬間被延展開來。這也是主建築的另一個特徵,「水平性」(註1)。
美術館建築的第三個特徵是「透明性」(註1)。除了前面提到的開放感的空間之外,建築的外牆彩用玻璃的設計,使得被區隔的建築物內外空間之間仍能保持一定的互動性。設計出這樣特殊展示空間的是世界知名的建築設計家妹島和世和西沢立衛(SANAA)。若看過其它妹島和世的作品就會覺得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設計不並意外。妹島和世的作品特色之一就是穿透性。透過錯落的擺置讓空間與空間之間既獨立又能不著痕跡地相互連結。
因為是現代美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主要收集1900年代以後的作品,特別是1980年代以後,以新的價值觀面世的創作。另外,和金澤有淵源的藝術家的作品中具有創新價值的作品也在收集目標之列(註2)。
另一方面,為了提升美術館的知名度,金澤21世紀美術館也積極策畫一些符合世界潮流及能夠引起話題性的特展。在我前去拜訪的時候,特展售票區的大排長龍,也顯見了這一策略的成效。
因為沒錢看特展,那說什麼也要看一下最著名的固定展品。
第一目標當然就是游泳池囉!
レアンドロ・エルリッヒ在2004年的作品,可說是金澤21世紀美術館代表中的代表,更是文青或網美熱衷拍照的景點。作品被設置在透光的中庭中,站在一樓看就是一個普通的泳池,但其實泳池的儲水只有在玻璃板上淺淺的十公分左右,玻璃下的空間雖由水藍色的壁面包圍,但其實是不進水的空間,因此觀客可進入內部來鑑賞。也就是說這整個作品可以從兩個層面來享受,一是在水面下仰望透過水面而折成的光波,另一個則是站在泳池邊欣賞在波紋下探望天空的其它觀客。
我前往拜訪的那天因為下雨,因此地上部的部分並沒有開放,但還是有機會排隊去探訪泳池下的世界。從水面上俯瞰是很常見的經驗,但從水面下仰望的經驗就比較特別了。透過因水波而變動的各種光波,地下部的空間瀰漫著一種遺世而獨立的奇幻感。雖然雙腳是紮紮實實地踩在地上,但卻有一種上下浮沉的錯覺。作家レアンドロ・エルリッヒ生於1973年阿根廷,他的作品特色就是通過作品來探討人類的知覺與認知的關係,其創作除了代有科學實驗的精神以外,透過呈現的方式,也能展現藝術家獨特的幽默感。
這個游泳池可以說是為他的作品核心思想下了完美的註解。
雖然展品本身有進行人數管制,但因為仍是熱門時段,所以不太可能有靜靜獨享這個獨特空間的機會,加上大家進來後就是瘋狂拍照(當然我也是),日本手機特有的快門聲實在是有點干擾藝術家本來想探討的問題和刻意營造的氛圍。
但身為熱愛假裝文青的人,不管怎樣,這還是一個極有踩點意義的作品。
把握機會又看了一些電子影像的作品。現代藝術的範圍太廣博了,有時候有看沒有懂,或是素材不是我有興趣的部分,就會有點索然無味。不過這次看到的部分似乎是透過影像跟光影、音效去呈現人體跑步的狀態。因為時隔太遠不太記得內容了,只記得蠻新鮮的,也算是拓展了一點視野。
看現代藝術的時候常常會感受到自己的創造力是如此疲乏。雖然仔細想想我其實不過就是個沒有創造力也不會對社會造成什麼影響跟損失的平凡人,但每次感受到自己與天才之間的差距,或是自己與凡人之間的差距,就會覺得,啊,這就是我的程度。因為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跟素材比起過往更加的廣泛,是以比起看到新鮮事的讚嘆感,在觀賞現代藝術時更常感到在這無限的可能中一個都想不出來的自己是多麼的空泛。
話說我空泛的不是只有藝術之心。
還有肚子。
美術館的餐廳本身也是一個藝術。Fusion21號稱是「美術館的第二種感動」。以在地的加賀野菜為主所做的料理,出了味道要好吃以外,視覺上的響受也不可忽略。菜餚的擺盤精緻是最低限度的要求,所選的餐具也要呼應整個餐廳的氛圍才可以。美術館的建築特徵是透明且開放的,座落於建築邊緣位置的餐廳更直接享有了一整片的玻璃圍幕,寬廣而透澈(還有空調給予的涼爽感)的餐廳氛圍,選用的餐具也是純白的。
如果說黑色的食器能藉由襯托料理而提升食物的味覺,那白色的食器就是真的靠料理本身拼勝負了。不靠外掛程式而讓食客直面料理,大概就是使用白色餐具的挑戰吧。
生菜沙拉一般。倒是不太愛吃咖哩的我最後點了它的咖哩,蠻好吃的,沒有太厚重的負擔感,跟整間餐廳一樣,透明清爽。
甜點也是還好,就是一個反應價錢跟餐廳水準的程度,但不到非常出色。總之是一個吃了會感到愉快,但沒有到非一來再來不可的程度。比起正餐,和朋友一起來吃頓下午茶可能會是貴婦系少女不錯的選擇。
我的館內行程就結束在午餐中了。離開美術館走出戶外,又賞玩了一下戶外展品《Colour activity house》。這個由三原色的玻璃所圍成的圓環狀建築是作者オラファー・エリアソン在2010年創作,其實還是很新的作品,但卻出名的像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門牌一般,可能是因為太繽紛顯眼了吧。玻璃色板繞出環形(還是螺旋?形)的通道,是以你可以走進這個house裡。而不管在house內外,都可以透過不同原色組合成的色玻璃去觀察那些被過濾光線後的世界,不只是對小孩子充滿吸引力,對大人來說也是相當有趣的作品,只因當你將作品放入眼中的那一刻起,你就成為了創作者而不再是被動的觀賞者:你可以尋找自己喜歡的光線組合來研究這個世界!
真的是很有趣。要不是因為雨天地上滿是泥濘,應該可以更享受這個戶外展品的樂趣。
沒有錢的情況下已經不知道要去哪裡了。我決定善用我手上的公車兩日券,隨便搭上一班最先到的公車去一個該班公車能到的景點。
真是浪漫。
註1.金澤21世紀美術館,https://www.kanazawa21.jp/
註2.維基百科,金沢21世紀美術館,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9%87%91%E6%B2%A221%E4%B8%96%E7%B4%80%E7%BE%8E%E8%A1%93%E9%A4%A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