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帶錢包的第二天早上,我決定冒雨也要去把三大茶屋街的最後一個也收集到手,西茶屋街。
西茶屋街因位於金澤城西邊而得名。比起東茶屋街和主計町茶屋街,西茶屋街相對寧靜,在下著小雨的秋日早晨更別有一種風情。主計町和東茶屋街的美多少都有人群的點綴,但這裡安靜多了,像是喧囂和煩雜都隨著雨流進石板間隔的細縫中。但可不要因此小看這份寧靜,因為比起東茶屋街和主計町茶屋街,西茶屋街可是三大茶屋街中藝妓最多的,也因此有許多的店還是維持著不接生客的規矩,更為此地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氛圍(註1)。
本來就不是觀光客集散之地,加上下雨,走在西茶屋街裡彷彿自己也都融進了那份閑適的氛圍中。西茶屋街規模不大,裡面有日本作家島田清次郎年少時期的故居,現在被改建成金澤市西茶屋資料館。因為雨天也不太想在室外閒晃太久,就想說進去裡面看看,沒想到裡面除了各種島田清次郎他生平的資料,二樓還可以參觀改裝過後的茶屋。重點是:免費。雖然沒有太多的資訊量,但作為旅程中的中繼剛剛好。
呃,希望大家理解我這完全是讚嘆的意思。
進行下午的行程之前還是需要填飽一下肚子。如果說理解一個城市的脈落要看她的河,那麼要貼近一個城市的生活應該就得去拜訪一下她的市場了。
金澤的廚房,最出名的當然就是座落市中心的,近江町市場了。
從日本海捕獲的各種海鮮在這裡販賣,就像一般的市場一樣充各個攤販都充滿寶物。雖然不是內行人,但外行如我走來走去也是饒富趣味。除了海鮮以外,當然也少不了一些調味或器具的店。
市場的味道,偶爾還是會讓我想起童年的記憶。
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感傷。如果沒辦法在琳琅滿目的店面中選擇適合的食材,那就直接去市場入口處的集合餐廳尋找想吃的東西。若仍沒有喜歡的,對面的百貨公司也有各色餐廳可以選擇,絕對可以填飽肚子的!
尾山神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慶長四年(西元1599年),前田利家逝世,二代前田利長為了追祀利家而想要建立神社。但此舉並未合於德川幕府的規定,因此利長只好借了遷移守護神物部八幡宮和榊葉神明宮的名義,建了一個新的社殿並將利家靈位合祀於一起,是為卯辰八幡宮。明治六年再遷於現址,平成十年則將利家的妻子松也一起合祀。
對了,補充一點豆知識:在神門上設置的避雷針,是日本最古的避雷針唷(註2)。
我再重申一次。我是公主。加賀百萬石的公主。OK?
註1.「にし茶屋街」とは?心みちるたび,https://icotto.jp/presses/2496
註2. 尾山神社,http://www.oyama-jinja.or.jp/ab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